會構思這篇文章,是一位獸醫隨口一句話給我的靈感。
有天我去動物醫院,目睹一隻病重的狗和一位讓人搖頭的狗主人,
他們前腳剛邁出大門,
我就向醫生說:「很多不知道狗像人一樣,會得心臟病、
貧血或癌症,是因為他們不把狗當人看嗎?」
他點頭表示同意,還回我的話說:「有些人把狗當畜生看。」
說完後,獸醫想了想,又說道:「還有些人把牠們當祖宗來拜。」
我們並沒有針對這個話題繼續深聊,
但這幾句話一直縈繞在我腦海裡。
祖宗?畜生?這看似兩極的相處方式,
竟然同時存在於人狗關係,
看起來矛盾,但仔細想並不衝突。
於是,我又開始思考,還有哪些相處模式呢?
區別的標準又是什麼?
表:人狗關係的四種典型
替代性 寵物既然也是「物」,牠們也是可以被替代的。 這類狗的最大目的是供人玩賞或炫燿,不一定要名門出生, 其共通點是小時候長相討喜,逗人喜愛,集三千寵愛於一身, 但等到一長大,不太討喜了,或是因為人類覺得不方便了, 例如人要搬家、狗要拉屎,狗把沙發當玩具啃, 至於是什麼樣的人就無暇顧及, 如果送不成,緣份天注定,乾脆把牠放在街頭或深山一角, 要牠等待「有緣人」,再不就狠心直接送收容所, 從早年的101忠狗(大麥町)、西莎模特兒(西高地白梗)、 網路上的送養或協尋訊息從未間斷。
YES NO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娛 YES 寵物(2) 祖宗(4)
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性 NO 家畜(1) 子女(3)
我用「替代性」和「娛樂性」做分類標準,
替代性簡單說來就是可不可以拋棄,
娛樂性就是有玩賞娛人的功能。
這四種典型的人狗關係,和狗的品種沒有絕對關係,
跟愛狗的深淺也不見得有關,認真說來,
是感情的種類不同,例如,愛「家畜」和愛「家人」都是一種愛,
但是分屬於不同的感情,人對待畜生和對待家人的方式、
面對問題時處理的態度也大不相同。
◆第一種:視狗如家畜
家畜對人類來說是屬於經濟型動物,是功能/利益導向的。
最簡單的,是把狗當作生財工具,用來繁殖幼犬然後高價賣出;
「看門狗」是另一種常見的類型,目的是為了保護人類居家安全;
導盲犬是為了替盲人在黑暗中開一條安全的道路;
緝毒犬、軍犬等則有維護治安、保家衛國的重大責任。
這類狗是人類的好幫手,牠們奉獻出狗生最精華的歲月,
盡心盡力地服務人類,但是當他們的體力下滑,
年紀不勘任務的負荷時,為了人類的長遠利益著想,
這類利益包括經濟的、攸關生命安全或任務的成功率,
牠們必須淡出職業生涯,強制退休,
因為人需要能夠勝任的幫手,而不是幫倒忙的累贅,
然後年輕健康的「新血」就會加入。
◆第二種:視狗如寵物
或把鄰居當惡漢吠,牠的主人思前想後,衡量自己的利弊得失,
最後會選擇把牠「送人」,有良心一點的會挑人,
心急如焚趕時間的,有人願意收就偷笑了,
七天之後又是一條好狗。
這類狗以有品種的居多,電影看板明星受害最深,
去街頭或收容所隨便瞧瞧,看板明星俯拾即是,隨處可得,